学校教学管理的策略探讨

时间:2022-01-20 来源: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浏览量:492

    

教学管理的目标是全面提升教学质量。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,我们只有采取适当的策略,构建团结上进的团队意识,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,充实师生的精神生活,才能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。
那么用什么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呢?这就需要我们提高管理水平,促进教师成长;改进激励和评价机制,培养学生成人成才。然而在教学管理过程中,策略不同,其效果差异颇大。我校采用“激励、约束、竞争、评价”的机制,起到了很好的效果。在管理中我们使“激励”令师生心动,“约束”为师生默认,“竞争”催师生奋进,“评价”促师生反省,四种方法相辅相成,体现了学校管理的特色。下面笔者就管理实践方面谈一些体会,与同仁们商榷。


一、影响管理策略的因素


管理策略的形成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,我们很有必要辨识这些因素的作用。
一是教育政策和法规。它是我们制定教育教学管理政策的方针,也是我们制定校本管理办法的依据。根据政策和法规制定的校本管理办法具有法理性,容易为人接受。
二是校园文化。校园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,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为:⑴理念层面。包括制定学校发展的远景规划、确立良好的办学理念、制定可行性的教学管理办法并身体力行等;⑵教风和学风层面。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敬业精神、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;⑶教师和学生的习惯层面。包括学生在学业以外的表现等等。经验告诉我们,良好的校园文化对管理有良好的辅助效果,可以说校园文化是实施管理的催化剂,所以每一项管理的策略形成都必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。
三是决策者。决策者是管理策略的发起人,也是管理策略的制定者和实施者。决策者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常识,那就是平衡团队中不同群体的利益。既要顾全大局,又要考虑教师的个人利益,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,便于管理策略的实施。
四是管理的对象。教学管理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,管理工作就是对他们思想的影响和行动的组织,要求他们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里,以特定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,这种管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行为。因此,我们采取的管理策略不得当,就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和对抗,影响管理的落实和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,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。
五是周边的环境。在信息社会里,没有绝对的秘密,学校的许多行为往往是公开的,人们会通过各种角度将自己的学校跟其他学校进行比较,寻找差异并敦促我们改进管理办法。这时管理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改进管理方法,提高竞争能力。比如通过提高待遇,重构管理策略等途径,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。所以我们在决策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周边环境对我们的影响。此外,还会有许多因素影响着管
理策略,诸如人们的价值趋向和个性差异等。


二、教学管理的思想策略


在教学管理中,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动态是管理者必须关注的问题。培养良好的教育教学的思想氛围,是管理策略的重要内容:一是讲优势,树立教师团队的自信心。我们经常讲学校的优势和教师取得的成绩,使年轻教师感到在这样一个团队中工作大有作为,愿意把自身的发展纳入在学校的发展之中。二是讲实绩,培养为学生服务的意识。我们认为学校是服务机构,服务对象是学生、家庭和社会,学校在给他们提供优质服务的过程中,既要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,更要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,学生、家长、社会对教师的评价是评价教师教育教学的依据。三是讲合作,培养公平竞争的意识。我们通过集体备课,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合作,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,使教师的教学水平迅速提高。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教学比赛,提升教师团队的实力和影响力,努力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。在评优树模的过程中,采用量化考核的办法,增强评价的公平公正。四是讲奉献,辅之以激励的措施。我们倡导教师要有奉献精神,并辅之以一定的经济奖励,在实行绩效后,我们认为经济收入高的教师对学校的贡献大,而经济收入低的教师对学校的贡献小,在评优晋级的办法中,各项指标都有利于贡献大的教师,使好教师名利双收,大家觉得凭本事拿荣誉,凭劳动拿报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,被自然法则淘汰也无怨无悔。我们努力在教学管理中把工作抓好、抓实、抓细,使之有力地推动教学管理工作,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顺利进行。


三、教学管理的行为策略


在形成教学管理的办法之后,想要很好贯彻落实,就得采取一些应对的策略。
一是管理层有卓越的表现:⑴制定远景规划、校训、教风和学风,用思想引领教师和学生,使每一个教师和学生感到学校充满活力,都愿意把学校作为个人事业发展的平台,这样我们的整体管理才会有效,既能体现管理过程的有序性,又能明确管理行为的发展性;⑵我们的管理人员几乎都是一线教师,教学的任务和普通教师一样,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同样接受学生和家长的评价,尽管管理层大多教师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好评,还要率先执行制度,该罚的罚,该奖的奖,这样就会给普通教师和学生起到表率作用。
二是我们着力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:⑴学校的办学目标明确,铭记在师生心中;(2)蕴藏在教师心中想把学校办好的潜能得到释放,许多教师的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,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;⑶学校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,学校、教师和学生得到了同步发展,大家都亲身体验了“校兴我荣”的喜悦;⑷教学管理过程中体现了公平、公正,透明度高,使被管理者能够耳闻目睹到管理的过程和结果,缩小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距离,便于相互监督,从而使管理更加有效。
三是我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。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,尊重他们的选择,维护他们的权力,解决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。譬如我们对学生的评价,以前主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,成绩好的学生可以评选三好学生、优秀班干部,而成绩差的同学则无缘评优,这样就挫伤了同学们的积极性,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整体推进。因此我们及时改变了评优的办法,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个性发展,分别设立了文艺特长奖、体育特长奖、热爱劳动奖、创新奖等十多个单项奖,这些奖项的设立激发了同学们的上进心,使许多同学产生成就感,增强了自信心,在学习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。
四是着力营造良好的办学环境。我校非常重视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关系,几年来,学校的快速发展得到了他们在政策上和财力上的大力支持。我们也重视和兄弟学校的友好往来,从他们那里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管理经验。


四、教学管理的方法策略


在教学管理中,会用到许多规章制度,为了使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它的效能作用,我们采用了一些具体的方法。
一是要注重规章制度的形成程序。我们的做法是由领导层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设想,然后广泛征求群众意见,最后,将集中的群众意见在会议上分析、评价,形成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。这种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参与的形式有利于制度的实施。
二是要注意到制度的局限性。因为常规的工作我们可以用制度来规范、约束,但非常规的工作比比皆是,这就要求我们还要采取许多灵活有效的管理办法,来弥补制度化管理的不足。
三是要注意制度的时效性。因为制度要随着时间和实践过程的变化而变化,有些制度只有通过反复探究才能使它更加人性化。
五、管理的反思策略
在教学管理中,我们要进行深刻的反思,只有不断的反思,才能完善管理办法。反思的主要方式有:⑴管理层的反思。我们要不断检测实际管理效果和预计管理效果之间的差距,找出原因,提出改进的办法。⑵不断听取被管理者的意见并及时采纳。⑶及时收集社会各个方面对学校的意见,做出正确的判断,加以改进。
总的来说,学校教学管理是一种系统化、规范化的工作,因此,在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,我们都要注意讲究策略,把握策略的导向性和有效性,把教学管理工作变得更简单更有效。


联系我们

电话:

Email:

邮编:

地址:

官方微信

官方微博